GateUser-af80703f
vip
幣齡7.5年
最高等級8
用戶暫無簡介
打工族,2025/2026年囤積10-30萬等值的btc
中產,2025/2026年囤積100萬等值的btc
小老板,2025年/2026年囤積1000萬等值的btc
前者,相當於每年多拿一份工資
中產,相當於可以在三四線城市躺平
後者,可以在一線城市躺平
我今天打電話,讓我堂弟,務必落地買10-30萬的btc。他是00後,年輕,但是還處於牛馬階段,資金體量屬於煉氣期。核心要義是增長能力,但是可以把省下的部分工資拿來通過錢+認知(btc)做一點多元收入。
然後我接着打電話給我姐,早些年她跟着我,賺了幾百萬,買了兩套房,結果買房虧了一大半。資金體量屬於結丹期。我讓她忍痛割愛,賣掉一套,確保自己囤上100萬的btc。邏輯很簡單,就是把她的房子置換成btc,房子未來10年可能會再腰斬;btc以10年爲單位,高概率給她變成1000萬。一個簡單的選擇,可能改變一生的命運。
我和她說,如果她能夠在這塊,念頭通達,那她的好日子,應該可以持續至少10年。
BTC0.51%
查看原文
  • 讚賞
  • 1
  • 轉發
  • 分享
GateUser-739905devip:
衝就完了💪
#boss# 又一個 #memecoin# 即視感。
太熱,太陰謀了。
幸虧我只買了10刀觀察用。
MEME6.36%
查看原文
post-image
post-image
  • 讚賞
  • 1
  • 轉發
  • 分享
东北小嗓门vip:
堅定HODL💎
一些思考:1)趨勢時代賺錢:選擇+執行;紅利消退賺錢:選擇+能力。
2)當紅利消退之後,選擇變得更爲重要。趨勢時代,選擇是共識,好比你是選擇一個三線城市,還是一線城市,大家都懂。但是,存量時代,選擇變成了最重要的能力:這好比,你在一個城市選擇片區。到底是東南角45度,還是西北角45度,哪個地方藏有金礦;哪個地方存在結構性機會。難度門檻變高。
3)選擇大於努力,這是一個共識。什麼決定選擇?1、認知。2、人脈(信息)/機緣。
4)說能力結構:每個人的能力結構都不一樣。下午和學長溝通,給他擊穿了。他的核心優勢,綜合能力是,快速0到1的能力。舉例來說,他的業務,0-10萬,他只用了1個月。但是10-30萬,用了半年。存量時代的一個典型特徵就是,你不能指望一口喫成一個胖子。因爲單項目市場容量有限,或者競爭激烈。單項目單月50萬,100萬利潤的盤子,沒那麼多了。你往上增加的投入產出比就降低了,努力的邊際回報就變低了。學長之前的卡點,就是總想着做一個單月50萬-100萬利潤的盤子。但是在現在的行情下,可能去疊項目才是最佳選擇,與其死磕一個單月50萬利潤的盤子,不如去做5個10萬利潤每月的盤子。
5)我給他舉例了松鼠的情況,線下店的一個好處是,松鼠心中有逼數,知道一個小實體店每月流水是有上限和天花板的,所以要賺更多,就需要開分店。可是線上,會給人一種幻覺,似乎可以不斷往上做大做強,所以學長就掉到這
RATS4.29%
MEME6.36%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目前大概得出這麼幾個結論:
1)btc,未來10年10倍。
有錢的,元嬰級別的,建議至少買1000萬的btc,拿10年,這在很大程度上,用10年的眼光來看,你成了注定的億萬富翁。
中產的,結丹期的,建議買100萬,這樣在三四線城市,也可以躺平。
還在打工沒啥錢的,煉氣期的,建議想辦法買個10萬,這樣至少相當於一年工資翻倍。
能夠靠認知變現(選擇的能力),誰他媽去靠技能和體力賺錢呢?
啥叫認知變現?
比如你100萬,是買成房子,還是換成btc。這就是認知變現。這裏的認知,在於你具備正確選擇的能力。很多人提到能力,很容易把技能當成能力,我有拍攝能力,我有剪輯能力,我有寫文案的能力,我有銷售忽悠的能力,其實選擇,才是最他媽值錢的能力!細品
2)2025年meme的玩法正在分化
大meme還有紅利,鏈上難度增加。要向龍一靠齊!
BTC0.51%
MEME6.36%
查看原文
  • 讚賞
  • 1
  • 轉發
  • 分享
Abdulmalik90vip:
https://www.gate.com/share/act/9413a10d
2024年meme的玩法,在2025年的市場博弈,已經out了。
正如2021年玩山寨的那批人,在2024年,經驗不僅僅沒用,反而是負資產——因爲上一輪是山寨普漲,齊飛。有趨勢紅利。而這輪,只有btc的機構化機會以及meme短暫的結構性紅利。因此,玩山寨的,基本沒多少人賺到錢。白白錯過大半個牛市。
現在玩meme,一定要對敘事祛魅。只尊重常識,別被敘事洗腦。
什麼是常識?
市值大小,就是共識,1個億有一個億的共識,10個億有10個億的共識;
什麼是常識?
穿越週期是常識。一下的高光時刻,場上明星,還是經歷了漲跌,產生了韌性,區別很大。
我說過一句話,在reputation,在韌性這件事上,沒有捷徑可言。
警惕那種短期過熱的新玩意,它需要沉澱,需要證明自己真的有韌性,真的可以不死。
所以,喫二段,那種1-3億區間,10億左右的meme,比喫一段更有確定性。
MEME6.36%
BTC0.51%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我最近只在幹一件事,就是如何讓自己,在投資,在玩加密這件事上,盡可能念頭通達。所謂念頭通達的第一步,就是要清晰知道,玩什麼,不玩什麼——找到這個決策背後的那個why!那個原因。
這需要跳出自己的螞蟻體感,用老鷹視角去看這個市場,當前處於什麼進程,處於什麼階段。存在哪些常識性的機會,又有哪些仔細思考不難發現的陷阱。
羅列出不做清單,然後在正確的選擇上,給予正確的方式去賺錢。
WHY2.37%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玩任何遊戲,都不要去一個信息嚴重不對稱的遊戲裏去玩。
玩meme,幾百萬市值,幾千萬市值這個階段,基本都是莊,陰謀集團,嚴重控盤的遊戲。
這個時候,所謂的數據分析,所謂的敘事把握,都屬於自我洗腦。
因爲漲跌,全在莊的掌控之中。
在這個階段,聰明,敘事的理解,都不會產生溢價,無法形成競爭力。
賺錢這件事情,當運氣,當速度變成了主因素之後,這個遊戲就變成了隨機的,沒有積澱的遊戲。
如果說買大meme,頭部meme,數億市值,10億以上的meme,叫做理性投機的話。
買0-100萬,100萬-數千萬的meme,就連投機都算不上。可能叫做賭博更合適一些。
賺錢的是誰?是背後有內幕資源的人。
當這個遊戲是靠內幕消息,靠陰謀,而不是靠認知的時候,你去玩,就是去送錢。
想明白了這一點,就應該堅決不去玩這個遊戲。
因爲結局只有一個,只要你持續玩,你最終都是輸。
MEME6.36%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尊重常識。不要逆勢而爲。認知有偏見,但數據不說謊。
第一、btc的紅利和趨勢,已經是名牌+常識了。
你隨便逮一個這個圈子裏的人,問,你看好btc長期漲的趨勢嗎?基本沒人不看好。
但是,當你問:那請問你有幾顆btc呢?請問你買btc了嗎?可能大部分人都沒有。
這就叫做知行不合一。這就叫做沒有順勢而爲。
第二、根據市值大小,meme可以分爲這麼幾個階段
市值:0-100萬這個階段
市值:100-2000/5000萬這個階段
市值:1-3億這個階段
市值:10億以上
回想我過去1年多的經驗,除了 act是靠運氣,買在2000多萬市值,最終漲到數億,賺了10倍之外。其他的,moodeng turbo fartcoin 其實我都是在1-3億這個階段去賺到了錢。只不過運氣好,fartcoin最終長成了10億級別的代幣,所以重倉+多倍數,把資產拔高到了一個量級。
這就是真實的經驗,真金白銀親身經歷。
1)0-100萬,是屬於散戶,資金很小的人玩的,我的資金屬於元嬰級別以上的,不適合玩,精力跟不上,資金也不合適,過往我在這個上面也沒有以小博大賺過錢,所以,如果我去玩這個遊戲,那就是跑錯片場,很傻逼。所以,正確的選擇就是堅決不玩這個階段的meme。
2)100-數千萬,這個階段,其實很尷尬,爆發力不如0-100萬這個階段,哪怕有幸會從數千萬長成過億級別的meme,可能也要經歷長時間的洗盤,這就導致,
BTC0.51%
MEME6.36%
ACT7.49%
MOODENG13.58%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據說很多投資大佬,喜歡打網球,是因爲很多投資的真諦,大道,啊哈時刻,是在網球運動中悟出來的。
這種“跨界悟道”確實還是比較管用的。
最近熬了好幾個通宵在b站追《凡人修仙傳》,真的是一邊感受故事帶來的爽,一邊思考和投資的關係。
你以爲我在看網文,刷網劇,其實我是在思考投資的哲理。
1)在元嬰的世界裏,煉氣期的修仙者,真的如果螻蟻。現象,在a9、a10的眼裏,人和人的區別是真的巨大如山。
2)不同的levele,看到的世界,完全不一樣。如果你處於築基期,結丹期,你的世界,你周圍的五只黑猩猩,基本就是築基期和結丹期的人。書中男主韓立,真正結嬰成功之後,才能夠接觸大量的元嬰老怪,和他們坐而論道,這個世界的等級,其實無處不在,財富區別是等級,地位區別是等級。
3)1個人的大成功=1000個人的大失敗。韓立一步步從凡人往上走,他身上的丹藥、符籙、靈寶,每一個機緣,都是對他人的掠奪和抹殺。這很殘忍,但這就是現實。
4)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其實是絕大多數人的底色,從進化的角度來看,這幾乎是必然。保命哲學,打不過,就要跑;打得過,就必須趁你病,要你命。沒有聖母心和白蓮花,也沒有所謂的英雄主義。不主動害人,但是遇到機會,不要白不要。這種中性、真實的人物刻畫,展現出來的道德灰度可比非黑即白的人物形象吸引人多了。
5)書中所謂的“一介散修”,隱喻的就是當下的草根。散修的修仙之路,和草根的白手起家一摸一樣,和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最近對自己和身邊朋友“爲什麼賺錢?爲什麼不賺錢?”,有種前所未有的念頭通達的感覺。
拿我自己舉例,20年開始做,本質上我是賺了短視頻紅利+運營力(做矩陣而非單一ip大號)的錢;
24年正兒八經大資金玩加密,本質上是賺了meme的結構性紅利的錢(山寨資金轉移到meme的機會);
未來10年,如果我想啥事也不幹,每年躺賺上千萬甚至數千萬。重金買入btc,然後一直拿住就好了—這本質上是賺:
認知(對btc數字黃金、價值存儲的趨勢以及機構化的結構性紅利的認知)+資金體量(至少得買千萬級別)+耐心(長期主義)/時間的錢。
而如果我想開啓自己的深度訪談影響力之路,本質上是賺:結構性紅利(長視頻的供給不夠)+內容能力+資源(嘉賓質量)的錢。
在投資btc上,資本是核心競爭力,在做深度訪談上,核心競爭力變成了內容力和資源力。
不管做任何事情,哪個賽道,如果找不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那不賺錢,就太正常不過了。
我用這套框架和模式,快速掃描我朋友的情況,就會發現:
朋友a,做藝術品書畫直播,本質上是賺資源的錢,因爲他合作的IP是個稀缺資源,以及賺藝術品這個賽道的結構性紅利的錢;不是賺能力的錢,所以這家夥可以相對輕鬆舒服的賺到錢;
朋友b,開了個滷味檔口店,他基本不需要怎麼操心,每年穩定賺百萬以上利潤,核心是賺了運氣(選址)的錢,外加一部分運營的錢;
而朋友c,超級勤奮,非常努力,辛苦幹了快兩年,錢沒賺到
IP-1.27%
MEME6.36%
BTC0.51%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認知=選籌能力
情緒管理=恐懼與貪婪
倉位管理=風控能力
資本=體量大小
耐心=長期主義(btc)、好的買入價格
波動耐受力=反人性能力
你在投資上爲什麼能賺錢?核心優勢是什麼?可以從這幾個緯度去分析。
只有認知,顯然遠遠不夠。
情緒心態、倉位管理、資金大小,也是不可或缺的關鍵。
如果一通分析下來,找不到自己的核心優勢,或者優勢非常不明顯,那不賺錢,甚至虧錢,就再理所當然了。
BTC0.51%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在正確賽道上能力不足 → 可以學習提升
在錯誤賽道上能力很強 → 依然沒有前途
寧可在朝陽行業做個新手,不要在夕陽行業做專家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勤奮沒有槓杆,1小時就是1小時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賺錢的本質是資源的不對稱:
信息不對稱(你知道別人不知道)
認知不對稱(你理解別人不理解)
能力不對稱(你能做別人做不了)
資源不對稱(你有錢別人沒錢)
勤奮恰恰是最對稱的資源——誰都可以勤奮
所以靠勤奮賺錢最難,因爲沒有壁壘。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當"勤奮成爲核心競爭力"的時候,其實就是悲劇/苦逼的開始。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格局"的悖論:
在BTC市場:格局=智慧
看長期,不看短期
相信終局思維
格局大的人最後都贏了
在Meme市場:格局=愚蠢
你格局,莊家跑路
你鑽石手,項目方砸盤
格局大的人都被埋了
BTC0.51%
MEME6.36%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核心認知:
BTC是時間的遊戲:
比誰更有耐心
比誰看得更遠
比誰拿得更久
時間=金錢
Meme是時機的遊戲:
比誰買得更低
比誰賣得更快
比誰反應更快
時機=金錢
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BTC0.51%
MEME6.36%
查看原文
  • 讚賞
  • 1
  • 轉發
  • 分享
GateUser-814329b8vip:
重要時刻,可以定義一切
在BTC上用meme思維(頻繁交易)= 必虧
在meme上用BTC思維(長期持有)= 必虧
BTC0.51%
MEME6.36%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賺錢路徑競爭力拆解:
BTC:耐心是核心競爭力
認知是門票(知道BTC會漲)
耐心是壁壘(能拿得住)
這個遊戲比的是誰更能"坐得住"
Meme:綜合素質,但沒有單一決定性因素
需要耐心(等低點)
需要資金(有籌碼)
需要認知(選對幣)
需要心態(扛波動)
需要紀律(止盈止損)
問題是:你很難五項全能
BTC0.51%
MEME6.36%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如果你在虧錢,問自己:
我到底在玩什麼遊戲?(趨勢還是存量?)
這個遊戲需要什麼能力?(耐心?認知?資金?)
我有這個能力嗎?(誠實面對自己)
如果沒有,我能培養嗎?(需要多久?值得嗎?)
如果不能,我應該換遊戲嗎?(認輸也是智慧)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 話題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