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密货币监管新时代:CLARITY法案如何重塑行业秩序近期,美国加密货币监管领域迎来三大重要法案。稳定币监管的天才法案已成为法律,而反CBDC法案和CLARITY清晰法案仍在立法过程中。与聚焦稳定币的天才法案不同,CLARITY法案旨在为加密货币行业建立基础定义和权限分配框架,特别是针对公链、DeFi、代币发行等领域,以及明确SEC和CFTC的职责范围。该法案与2024年的FIT21法案密切相关,共同构建了美国的加密监管体系。美国正在通过这些法案,逐步构建一个基于过往实践经验的完整监管框架。要理解这一框架的意义,我们需要回顾加密货币监管的历史发展。## 从金融自由化到监管收紧美联储一直在通过控制通胀来维护其铸币权,而特朗普政府则倾向于放松管制以扩大铸币权。天才法案的通过开启了自由稳定币时代,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坚持的独立铸币权被分散到了科技新贵和传统金融机构手中。然而,一些自由意志主义者如彼得·蒂尔仍在追求更彻底的金融自由。2008年金融危机后,奥巴马政府任命Gary Gensler为CFTC主席,以加强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2010年出台的《多德-弗兰克法案》将衍生品市场纳入监管体系,Gensler称这是为了"驯化狂野西部"。历史似乎在重演。2021年,拜登总统再次提名Gensler担任SEC主席,以应对新兴的加密货币市场。Gensler的监管重点包括:1. 将大多数代币和ICO视为非法证券发行,但承认比特币和以太坊为商品。2. 针对交易所的高杠杆行为采取监管行动,认为这些行为在"诱导"用户。然而,Gensler在比特币ETF问题上遇到了挫折。2021年SEC批准了比特币期货ETF,但一直拒绝现货ETF的申请。直到2024年,在SEC对Ripple案部分败诉后,SEC最终批准了比特币现货ETF。## CLARITY法案:为加密货币正名2025年,新上任的总统选择了Paul Atkins接替Gensler担任SEC主席,标志着监管政策转向更加自由放任的方向。在这一背景下,CLARITY法案被提出。该法案主要针对数字商品、数字资产和稳定币进行框架设计:1. 将稳定币定位为支付工具2. 数字商品由CFTC管理3. 数字资产由SEC监管法案明确了以太坊的商品地位,并扩大了CFTC的管辖范围。真正去中心化的公链代币被视为商品,其交易归CFTC管辖。ICO、SAFT等融资活动仍由SEC监管,但设立了7500万美元的豁免额度。此外,如果发行后的代币在四年内实现去中心化,则可免于处罚。CLARITY法案还引入了"数字商品"的概念,承认其既有数字化形式,又具备商品属性。只要代币对公链、DeFi或DAO协议的运行具有实用价值,就可被视为商品而非证券。然而,NFT被明确定义为资产而非商品,因为它们缺乏统一的交换媒介功能。此外,代币产生的收益必须是为维持协议去中心化运行所必需的,否则将被视为证券。法案对代币发行过程和运作过程进行了区分:- ICO发行属于证券行为,但发行的代币如满足条件则可不被视为证券- 空投积分可能被视为证券,但空投的代币如满足条件则可不被视为证券- 交易所分发代币本身不属于证券发行,但承诺收益则可能被视为证券满足条件主要指符合数字商品的定义,承诺未来转为去中心化协议,且无需通过中介交易。但需注意,参与项目本身如果以获得收益为目的,仍可能被视为参与资产发行。## 结语CLARITY法案是美国加密监管框架的关键一环,它为代币和公链等核心问题提供了基本定义,明确了数字商品的概念。然而,DeFi的监管仍存在模糊地带。尽管该法案修改了《证券法》的相关定义,但考虑到DeFi的重要性,未来可能需要制定专门的DeFi法案,而不是将其与稳定币、公链和代币等一并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加密监管框架构建的同时,Tornado Cash案件仍在进行中。该案件的结果可能成为推动立法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完善加密货币的法律框架。
CLARITY法案重塑加密监管 SEC与CFTC权责划分明确
加密货币监管新时代:CLARITY法案如何重塑行业秩序
近期,美国加密货币监管领域迎来三大重要法案。稳定币监管的天才法案已成为法律,而反CBDC法案和CLARITY清晰法案仍在立法过程中。与聚焦稳定币的天才法案不同,CLARITY法案旨在为加密货币行业建立基础定义和权限分配框架,特别是针对公链、DeFi、代币发行等领域,以及明确SEC和CFTC的职责范围。该法案与2024年的FIT21法案密切相关,共同构建了美国的加密监管体系。
美国正在通过这些法案,逐步构建一个基于过往实践经验的完整监管框架。要理解这一框架的意义,我们需要回顾加密货币监管的历史发展。
从金融自由化到监管收紧
美联储一直在通过控制通胀来维护其铸币权,而特朗普政府则倾向于放松管制以扩大铸币权。天才法案的通过开启了自由稳定币时代,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坚持的独立铸币权被分散到了科技新贵和传统金融机构手中。然而,一些自由意志主义者如彼得·蒂尔仍在追求更彻底的金融自由。
2008年金融危机后,奥巴马政府任命Gary Gensler为CFTC主席,以加强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2010年出台的《多德-弗兰克法案》将衍生品市场纳入监管体系,Gensler称这是为了"驯化狂野西部"。
历史似乎在重演。2021年,拜登总统再次提名Gensler担任SEC主席,以应对新兴的加密货币市场。Gensler的监管重点包括:
然而,Gensler在比特币ETF问题上遇到了挫折。2021年SEC批准了比特币期货ETF,但一直拒绝现货ETF的申请。直到2024年,在SEC对Ripple案部分败诉后,SEC最终批准了比特币现货ETF。
CLARITY法案:为加密货币正名
2025年,新上任的总统选择了Paul Atkins接替Gensler担任SEC主席,标志着监管政策转向更加自由放任的方向。在这一背景下,CLARITY法案被提出。
该法案主要针对数字商品、数字资产和稳定币进行框架设计:
法案明确了以太坊的商品地位,并扩大了CFTC的管辖范围。真正去中心化的公链代币被视为商品,其交易归CFTC管辖。ICO、SAFT等融资活动仍由SEC监管,但设立了7500万美元的豁免额度。此外,如果发行后的代币在四年内实现去中心化,则可免于处罚。
CLARITY法案还引入了"数字商品"的概念,承认其既有数字化形式,又具备商品属性。只要代币对公链、DeFi或DAO协议的运行具有实用价值,就可被视为商品而非证券。
然而,NFT被明确定义为资产而非商品,因为它们缺乏统一的交换媒介功能。此外,代币产生的收益必须是为维持协议去中心化运行所必需的,否则将被视为证券。
法案对代币发行过程和运作过程进行了区分:
满足条件主要指符合数字商品的定义,承诺未来转为去中心化协议,且无需通过中介交易。但需注意,参与项目本身如果以获得收益为目的,仍可能被视为参与资产发行。
结语
CLARITY法案是美国加密监管框架的关键一环,它为代币和公链等核心问题提供了基本定义,明确了数字商品的概念。然而,DeFi的监管仍存在模糊地带。尽管该法案修改了《证券法》的相关定义,但考虑到DeFi的重要性,未来可能需要制定专门的DeFi法案,而不是将其与稳定币、公链和代币等一并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加密监管框架构建的同时,Tornado Cash案件仍在进行中。该案件的结果可能成为推动立法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完善加密货币的法律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