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稳定币的"GPT时刻":区块链在金融和公共领域的应用2025年可能成为区块链在金融和公共领域应用的"ChatGPT时刻"。美国监管机构对区块链的支持性立场预计将成为改变行业格局的一年,可能导致基于区块链的货币得到更广泛采用,并刺激美国私营和公共部门在金融及其他领域出现新的用例。另一个潜在催化剂是对公共支出透明度和问责制的持续关注。稳定币作为一种与稳定资产(如美元)挂钩的加密货币,其获得更广泛接受的主要推动因素可能是美国监管的明确性。这可以使稳定币以及区块链更好地融入现有金融体系。鉴于美元在国际金融中的主导地位,美国对稳定币的变化将影响更广泛的全球体系。根据Defi Llama数据,截至2025年3月底,稳定币的总价值超过2300亿美元,是五年前的30倍。我们分析表明,在基准情形下,稳定币的总供应量可能达到1.6万亿美元,熊市和牛市情景分别达到约0.5万亿美元至3.7万亿美元。美国国债需求:建立美国稳定币监管框架将支持美国境内外对美元无风险资产的需求。稳定币发行者必须购买美国国债或类似的低风险资产,以此作为衡量其拥有安全基础抵押品的指标。在基准情形下,我们预计美国国债购买量将超过1万亿美元。到2030年,稳定币发行者持有的美国国债数量可能超过目前任何一个司法管辖区的总量。稳定币的发展也面临挑战。非美国政策制定者可能将稳定币视为美元霸权的工具。地缘政治形势动荡,如果世界继续走向多极化体系,中国和欧洲的政策制定者很可能会热衷于推动央行数字货币(CBDC)或以本国货币发行的稳定币。新兴市场和前沿市场的政策制定者也将对美元化带来的本地风险保持警惕。因此,我们预计未来几年稳定币市场仍将以美元为主。在基准情形下,我们预计2030年稳定币供应量约90%将以美元计价,尽管低于目前的近100%。稳定币存在挤兑风险,并可能引发蔓延效应。2023年,稳定币脱钩约1900次,其中约600次为大型稳定币。大规模脱钩事件可能会抑制加密市场的流动性,触发自动清算,削弱交易平台的赎回能力,并可能对金融体系产生更广泛的蔓延效应。区块链在公共部门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这得益于对公共支出透明度和问责制的持续关注。主要用例包括:- 公共支出与财政:通过提高透明度、效率和问责制来改变政府服务的公共支出和财政。- 资金和拨款发放:简化流程,增强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提高透明度,确保资金公平分配。- 公共记录管理:确保关键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访问性。- 人道主义援助:简化项目设计、资源分配和数据共享,避免重复工作并确保援助能够送达最需要的人。- 资产代币化:通过代币以数字化方式代表现实世界和金融资产,释放价值,提高效率、透明度和可及性。- 数字身份:提供一种去中心化、防篡改的身份验证机制,降低欺诈和身份盗窃的风险。然而,区块链在公共部门的大规模应用也面临挑战,如缺乏信任、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问题、转型挑战、监管问题以及应对滥用风险等。随着监管框架的完善和技术的成熟,稳定币和区块链有望在金融和公共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创新和效率提升。
2025年稳定币迎来爆发 区块链在金融和公共领域大规模应用
稳定币的"GPT时刻":区块链在金融和公共领域的应用
2025年可能成为区块链在金融和公共领域应用的"ChatGPT时刻"。美国监管机构对区块链的支持性立场预计将成为改变行业格局的一年,可能导致基于区块链的货币得到更广泛采用,并刺激美国私营和公共部门在金融及其他领域出现新的用例。另一个潜在催化剂是对公共支出透明度和问责制的持续关注。
稳定币作为一种与稳定资产(如美元)挂钩的加密货币,其获得更广泛接受的主要推动因素可能是美国监管的明确性。这可以使稳定币以及区块链更好地融入现有金融体系。鉴于美元在国际金融中的主导地位,美国对稳定币的变化将影响更广泛的全球体系。
根据Defi Llama数据,截至2025年3月底,稳定币的总价值超过2300亿美元,是五年前的30倍。我们分析表明,在基准情形下,稳定币的总供应量可能达到1.6万亿美元,熊市和牛市情景分别达到约0.5万亿美元至3.7万亿美元。
美国国债需求:建立美国稳定币监管框架将支持美国境内外对美元无风险资产的需求。稳定币发行者必须购买美国国债或类似的低风险资产,以此作为衡量其拥有安全基础抵押品的指标。在基准情形下,我们预计美国国债购买量将超过1万亿美元。到2030年,稳定币发行者持有的美国国债数量可能超过目前任何一个司法管辖区的总量。
稳定币的发展也面临挑战。非美国政策制定者可能将稳定币视为美元霸权的工具。地缘政治形势动荡,如果世界继续走向多极化体系,中国和欧洲的政策制定者很可能会热衷于推动央行数字货币(CBDC)或以本国货币发行的稳定币。新兴市场和前沿市场的政策制定者也将对美元化带来的本地风险保持警惕。
因此,我们预计未来几年稳定币市场仍将以美元为主。在基准情形下,我们预计2030年稳定币供应量约90%将以美元计价,尽管低于目前的近100%。
稳定币存在挤兑风险,并可能引发蔓延效应。2023年,稳定币脱钩约1900次,其中约600次为大型稳定币。大规模脱钩事件可能会抑制加密市场的流动性,触发自动清算,削弱交易平台的赎回能力,并可能对金融体系产生更广泛的蔓延效应。
区块链在公共部门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这得益于对公共支出透明度和问责制的持续关注。主要用例包括:
然而,区块链在公共部门的大规模应用也面临挑战,如缺乏信任、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问题、转型挑战、监管问题以及应对滥用风险等。
随着监管框架的完善和技术的成熟,稳定币和区块链有望在金融和公共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创新和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