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比特币创下历史新高的三大差异

比特币 (BTC) 再次引爆了加密货币社区,正式突破了 $111,000 的大关,创造了新的历史最高纪录。然而,在这股涨上天的背后,有明显的迹象表明市场结构和心理的显著变化——与之前的涨价周期有着显著的不同。

市场数据分析和链上指标显示出与之前几次顶峰相比的三个显著差异。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市场的成熟,还表明投机因素正在逐渐让位于具有战略和长期视野的资金流入。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三个显著的差异。

#1. 资金费率低: 期货市场不再过于火热

一个反映加密货币市场“热度”的关键指标是永久期货合约的资金费率。该指标显示了交易者维持买入(Long)或卖出(Short)头寸所需支付的费用,从而揭示了主导市场的整体心理。

根据CryptoQuant的数据,融资利率在2024年3月和12月的价格高峰期飙升——这清楚地表明市场当时被卷入了过度购买的潮流,通常会导致随后的强烈调整。

3-nguyen-nhan-btc比特币的Funding rate | 来源: CryptoQuant然而,目前的情况有些不同。尽管2025年5月多头头寸有所增加,但融资利率仍然保持在明显低于之前阶段的水平。这表明当前的上涨并不是由衍生品市场的过度投机所主导。

“与去年3月和12月的涨幅相比,目前的资金费率明显更低。这表明最近的涨价趋势主要来源于现货市场,几乎没有过热的迹象。发生强烈调整的可能性非常低,”Coin Bureau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Nic表示。

稳定的资金费率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反映出一个市场正在朝着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方向增长。

#2. ETF资金流动疲软:买入压力来自哪里?

在之前的涨价周期中——特别是在2024年3月和12月——美国的现货比特币ETF发挥了主要动力,强力推动BTC价格达到新高。根据Glassnode的数据,这些阶段见证了资金流入ETF达到数十亿美元。

然而,2025年5月的这波涨价却有了不同的色彩。尽管比特币已经突破了$100,000,但流入ETF的资金却显得相当谨慎。

3-nguyen-nhan-btc美国现货比特币ETF的净流入 | 来源:Glassnode最新的比特币杂志报告显示,过去六天内流入现货比特币ETF的总资金达到608.99百万美元,这表明投资者信心正在恢复,尽管尚未真正爆发。

来自Glassnode的图表也反映了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与之前的峰值突破相比,这次ETF的资金流入显著较低,尽管BTC的价格已从$70,000攀升至超过$100,000。根据专家Nic的分析,这证明了ETF投资者——包括个人和机构——不再是当前涨价的主要推动力。

“此次的ETF资金流明显弱于之前的高点。这表明ETF投资者并不是此次涨价趋势的主力因素,”Nic表示。

那么,谁真正站在比特币买入潮流的背后?

一些假设认为像Strategy (MSTR)这样的巨头公司或其他机构投资基金正在悄悄地囤积,比特币(BTC)在场外市场上。然而,目前仍缺乏对这些动作的真实数据。如果上述假设正确,且大型机构确实正在准备强势回归,市场完全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见证一次新的突破。

#3. 小投资者缺席,社交指数处于历史低位

此次增长周期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散户投资者的显著缺席。

在之前的周期中,每当比特币创下新高时,都会伴随着公众强烈的关注——这在社交媒体的互动程度和搜索量的激增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然而,目前这些指标却处于历史低位。

![](http://img.gateio.im/social/moments-c4a09647fc692f5f88c2fa2bb1d0d833019283746574839201比特币价格及历史社会数据 |资料来源:Into The Cryptoverse具体来说,根据 2025 年 5 月的数据,谷歌上对关键词“比特币”的搜索量仅略有下降,与之前价格峰值的爆炸式增长形成鲜明对比。这表明个人投资者群体的购买力并没有真正广泛进入市场。

此外,来自CryptoQuant的数据也记录了小型钱包——被分类为“虾”的)持有低于1 BTC(——已降至自202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小规模的沉寂可能是一个健康的信号。它反映出当前的涨价并没有受到FOMO的影响,)害怕错过(——这是导致泡沫和随后崩溃的常见原因。相反,动力似乎来自于长期投资者的真实需求,他们更看重核心价值而不是短期投机的浪潮。

SN_Nour

查看原文
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非招揽或要约,也不提供投资、税务或法律咨询。详见声明了解更多风险披露。
  • 赞赏
  • 1
  • 分享
评论
0/400
统宝天下vip
· 05-23 12:26
坐稳扶好,马上起飞 🛫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