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N:從短期繁榮到結構性挑戰TON網路在過去兩年裏經歷了從沉寂到爆發的轉變。依托Telegram龐大的用戶基礎,TON迅速在加密社區中建立了存在感。然而,在幣價震蕩、市值回落、活躍度下降的現實面前,TON也暴露出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本文將系統梳理TON的籌碼分布、代幣經濟、用戶與資金流動、開發生態等方面,探討TON的短期繁榮是否具備支撐長期價值的結構。## TON籌碼極度集中TON的起步並不順利,從一開始就背負着巨額籌碼集中、歷史礦工鎖倉等結構性問題。根據數據,擁有總供應量1%以上的巨鯨地址有12個,其中6個是低活動地址。標記爲"凍結"的鯨魚地址指不活躍的早期礦工地址,共有171個,鎖倉1081m的TON。TON的籌碼分布嚴重不均,持有100TON以下的用戶佔比近99.9%。2024年3月起散戶湧入,但持有大額TON的地址數量在熱度減退後有所減少。這種兩極分化的籌碼結構,使得TON需要在歷史包袱下尋找適合自身的發展路徑。## TON估值下跌,上行空間仍存TON幣價在過去一年較高點下跌超50%,市值也大幅縮水。生態鎖定總價值(TVL)從最高超7.7億美元驟降至目前的1.4億美元,跌幅近80%。盡管如此,從市值規模來看,TON依然具備再起的空間。截至2025年5月,TON市值爲8.64億美元,相比2024年中最高點的25.17億美元下降了65.65%,表明仍有較大漲潛力。關鍵在於能否將生態熱度轉化爲長期價值。## TON通脹可控,應用場景待拓展TON代幣最初供應量爲50億枚,供應無上限,以每年約0.6%的速度增長。代幣用途包括支付交易費、平台服務費、質押、跨鏈交易、治理等。Telegram推出的Stars中轉方案旨在順應監管並提升用戶體驗,將生態核心(廣告、資金劃轉)連結TON生態。這是TON用於漸進引導Web2用戶進入加密世界的方案,可直接用信用卡充值。然而,TON生態目前賽道聚集且擁擠,官方不再關注遊戲生態,而是重點放在支付側。## TON流量退潮後的現實鏈上活躍度持續下滑,揭示生態內部經濟活力衰退。這一困境源於多重因素:1. 早期依托Telegram流量紅利快速吸引用戶,但未建立有效的留存機制。2. 生態敘事單一,缺乏對多元化賽道的深入布局。 3. 獨特的開發架構和編程語言對開發者不夠友好,限制了創新效率。若TON無法走出對短期熱度的依賴,拓展可落地的應用場景,將難以沉澱爲可持續的鏈上價值。## TON用戶和開發者現狀TON用戶數量增長迅速,目前已達1.5億。然而,活躍地址數隨生態冷落大幅下降,目前月活躍地址數爲200萬(日活3萬),較2024年底破千萬的月活大幅降低。交易量相比之前也大幅下降,但整體穩定。目前日均交易量爲250萬筆,低於2024年底的400萬筆。開發者方面,TON驗證者數量較少,存在一定程度的中心化風險。開發者數量穩定但有所下降,目前全職開發人員約30人,每月活躍開發者150+人,較2024年底降低100人。## TON的未來:走向兼容與連接爲解決與EVM生態不兼容的問題,TON正通過TAC項目拓展生態邊界。TAC作爲獨立的EVM公鏈,將TON與EVM應用連接起來,爲用戶和開發者創造統一體驗。TAC不僅是兼容層,更像TON通往EVM的原生高速通道。它支持完整的EVM智能合約執行,通過跨鏈通信實現資產互通,同時採用質押機制增強經濟安全性。TON的未來發展,將取決於能否通過TAC架構接入EVM主流世界、搭建穩健的開發者生態、突破支付與場景落地瓶頸,從而真正實現從平台紅利到自我造血的轉變。
TON網路面臨結構性挑戰 籌碼集中與生態拓展成關鍵
TON:從短期繁榮到結構性挑戰
TON網路在過去兩年裏經歷了從沉寂到爆發的轉變。依托Telegram龐大的用戶基礎,TON迅速在加密社區中建立了存在感。然而,在幣價震蕩、市值回落、活躍度下降的現實面前,TON也暴露出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本文將系統梳理TON的籌碼分布、代幣經濟、用戶與資金流動、開發生態等方面,探討TON的短期繁榮是否具備支撐長期價值的結構。
TON籌碼極度集中
TON的起步並不順利,從一開始就背負着巨額籌碼集中、歷史礦工鎖倉等結構性問題。根據數據,擁有總供應量1%以上的巨鯨地址有12個,其中6個是低活動地址。標記爲"凍結"的鯨魚地址指不活躍的早期礦工地址,共有171個,鎖倉1081m的TON。
TON的籌碼分布嚴重不均,持有100TON以下的用戶佔比近99.9%。2024年3月起散戶湧入,但持有大額TON的地址數量在熱度減退後有所減少。這種兩極分化的籌碼結構,使得TON需要在歷史包袱下尋找適合自身的發展路徑。
TON估值下跌,上行空間仍存
TON幣價在過去一年較高點下跌超50%,市值也大幅縮水。生態鎖定總價值(TVL)從最高超7.7億美元驟降至目前的1.4億美元,跌幅近80%。
盡管如此,從市值規模來看,TON依然具備再起的空間。截至2025年5月,TON市值爲8.64億美元,相比2024年中最高點的25.17億美元下降了65.65%,表明仍有較大漲潛力。關鍵在於能否將生態熱度轉化爲長期價值。
TON通脹可控,應用場景待拓展
TON代幣最初供應量爲50億枚,供應無上限,以每年約0.6%的速度增長。代幣用途包括支付交易費、平台服務費、質押、跨鏈交易、治理等。
Telegram推出的Stars中轉方案旨在順應監管並提升用戶體驗,將生態核心(廣告、資金劃轉)連結TON生態。這是TON用於漸進引導Web2用戶進入加密世界的方案,可直接用信用卡充值。然而,TON生態目前賽道聚集且擁擠,官方不再關注遊戲生態,而是重點放在支付側。
TON流量退潮後的現實
鏈上活躍度持續下滑,揭示生態內部經濟活力衰退。這一困境源於多重因素:
若TON無法走出對短期熱度的依賴,拓展可落地的應用場景,將難以沉澱爲可持續的鏈上價值。
TON用戶和開發者現狀
TON用戶數量增長迅速,目前已達1.5億。然而,活躍地址數隨生態冷落大幅下降,目前月活躍地址數爲200萬(日活3萬),較2024年底破千萬的月活大幅降低。
交易量相比之前也大幅下降,但整體穩定。目前日均交易量爲250萬筆,低於2024年底的400萬筆。
開發者方面,TON驗證者數量較少,存在一定程度的中心化風險。開發者數量穩定但有所下降,目前全職開發人員約30人,每月活躍開發者150+人,較2024年底降低100人。
TON的未來:走向兼容與連接
爲解決與EVM生態不兼容的問題,TON正通過TAC項目拓展生態邊界。TAC作爲獨立的EVM公鏈,將TON與EVM應用連接起來,爲用戶和開發者創造統一體驗。
TAC不僅是兼容層,更像TON通往EVM的原生高速通道。它支持完整的EVM智能合約執行,通過跨鏈通信實現資產互通,同時採用質押機制增強經濟安全性。
TON的未來發展,將取決於能否通過TAC架構接入EVM主流世界、搭建穩健的開發者生態、突破支付與場景落地瓶頸,從而真正實現從平台紅利到自我造血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