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禁令凸顯加密生態系統結構性脆弱性

加密貨幣市場對Telegram的依賴及其潛在風險

近期一項研究深入分析了加密貨幣市場對Telegram這一通訊平台的高度依賴所帶來的潛在風險,並以越南禁用Telegram事件爲例,揭示了這種依賴背後的結構性脆弱性。

主要發現

  • 平台依賴風險暴露:越南於2025年6月禁用Telegram後,主要加密貨幣社區的用戶活動在短短幾天內就下降了45%。這一事件凸顯了加密行業嚴重依賴單一且不可替代的通訊平台這一關鍵結構性弱點。

  • 缺乏可行替代方案:盡管業內嘗試了Discord、Signal等替代平台,但都無法完全復制Telegram在全球覆蓋範圍、隱私功能和原生加密用戶體驗方面的優勢組合。目前尚未出現能在規模上與之匹敵的替代平台。

  • 全球監管壓力增加:世界各國政府以"數字主權"爲由加強對Telegram的審查,主要針對其拒絕數據共享和監控的立場。然而,Telegram近期已開始在某些司法管轄區與當局合作,暫時緩解了部分關鍵市場的擔憂。

加密貨幣市場的隱藏風險:如果Telegram停擺會發生什麼?

Telegram在加密貨幣市場中的重要性

Telegram憑藉強大的隱私保護、可擴展的羣聊和機器人集成功能,已成爲全球加密社區的首選通訊平台。它爲意見領袖和新項目搭建社區提供了理想環境,市場參與者也將其作爲主要互動渠道。

Telegram如今在加密貨幣市場結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它的存在常被視爲理所當然,但若想象一個沒有Telegram的重大行業活動,其深度整合程度就變得顯而易見。在目前階段,一個沒有Telegram的加密生態系統幾乎難以想象。

加密貨幣市場的隱藏風險:如果Telegram停擺會發生什麼?

越南禁用Telegram事件

2025年5月21日,越南信息通信部應公安部要求,下令所有電信運營商在6月2日前在國內屏蔽Telegram服務。

這一決定立即引發了越南整個加密生態系統的混亂。作爲全球Telegram用戶基數最大的國家之一,越南國內的加密領域同樣嚴重依賴該平台作爲主要溝通渠道。禁令使當地的加密項目和用戶失去了可行的替代方案。許多人轉而使用VPN來維持訪問,但這種變通方法充其量只是一個臨時的、不完整的解決方案。

對於僅對加密貨幣有一般興趣的普通用戶而言,通過VPN訪問Telegram過於麻煩。因此,許多人完全退出了參與。僅僅幾天內,越南十大主要加密社區的平均瀏覽量就下降了45%以上。

作爲回應,社區組織者開始探索和推廣替代平台。Discord上的越南服務器活動量激增,同時一些社區嘗試使用本地通訊應用,以迎合那些尋求更簡單界面的用戶。

然而,這些替代品都無法復制Telegram在可用性、隱私和原生加密功能方面獨特的平衡。盡管有禁令,大多數用戶仍然通過VPN依賴Telegram - 這是一種變通方法,而非真正的替代品。

加密貨幣市場的隱藏風險:如果Telegram停擺會發生什麼?

Telegram是否存在可行替代品?

對Telegram的監管壓力揭示了加密行業的一個結構性脆弱點:其對單一通訊平台的嚴重依賴。

正如越南案例所示,對禁令的即時反應是VPN的廣泛使用。雖然這提供了短期的變通方案,但卻給普通用戶帶來了顯著的阻礙。盡管機構參與加密貨幣的程度在增長,但散戶投資者仍然佔據了市場活動的很大一部分。在市場試圖超越其早期用戶基礎的轉型時期,對Telegram的依賴已成爲更廣泛採用的障礙。

這促使行業積極尋求替代平台。Discord成爲許多越南社區的首選方案,它提供實時通訊和開發者友好的環境。然而,它缺乏Telegram所提供的以移動端爲先的簡潔性。另一個候選方案Signal宣傳擁有強大的安全功能,但爲原生加密用例提供的工具有限 - 使其成爲一個不完整的替代品。

其他通訊應用,如Zalo或WhatsApp,其用戶羣往往局限於特定地區。這使得它們從一開始就與加密生態系統的全球性本質不相符,而加密生態系統默認需要跨境溝通。

最終,加密行業尚未找到Telegram的可行替代品。雖然其技術優勢,如匿名性、隱私性和機器人集成,促使其持續佔據主導地位,但根本問題在於結構性。

目前沒有一種被普遍採用的通訊平台能夠無縫地跨境運營。由於各國的通訊偏好不同,要找到一個滿足加密生態系統全球需求的單一替代品,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Telegram在通訊領域佔據着一個罕見的位置。它並未主導任何一個單一的國家市場,並且對許多用戶來說,它並非他們的主要應用。然而,在衆多不同地區,它通常是使用量第二大的通訊工具。這種作爲通用次級平台的獨特地位,賦予了Telegram一種跨越國界的事實上的中立性。正是這種與地區無關的地位,使其如此難以替代。

加密貨幣市場的隱藏風險:如果Telegram停擺會發生什麼?

Telegram面臨的監管風險

盡管缺乏可行的替代品,包括越南在內的世界各國政府正以"數字主權"的名義,加強對Telegram的審查。

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Telegram強大的隱私政策及其普遍拒絕分享用戶數據的立場(僅與少數主要司法管轄區例外)。對許多政府而言,無法監控平台上的加密通訊仍然是核心關切。

這些關切正越來越多地轉化爲監管行動。已經對Telegram採取措施的國家通常遵循三種策略之一。第一種是全面禁令,通常伴隨着推動國內替代品的舉措。第二種涉及針對特定事件(如法律不合規或與選舉相關的緊張局勢)實施臨時封鎖。第三種是選擇性過濾,即政府允許訪問該應用,但屏蔽特定頻道或限制其速度。

這些案例開創的先例預示着未來可能會有更多限制。目前有幾個國家正在考慮對Telegram實施全面或部分禁令。雖然各國的政治理由各不相同,但監管模式正變得更加一致。政府通常以國家安全、不遵守當地法律或公共秩序風險作爲管控的理由。

在這種背景下,Telegram如何回應正成爲一個關鍵變量。盡管觸發點因司法管轄區而異,但根本問題是一樣的:Telegram不願意或無法滿足當地的合規要求。在監管環境更嚴格的國家,對不合作平台的容忍度顯著降低。

然而,有跡象表明Telegram的策略正在轉變。在首席執行官被捕後,該公司已開始採取措施提高合規性。一個顯著的例子是它發布了一份透明度報告,披露違規者的IP地址和電話號碼,但這僅限於擁有強大民主制度的司法管轄區。

盡管範圍有限,但Telegram現在比過去表現出更多配合政府要求的意願。這一轉變預計將降低在主要市場遭受即時制裁的風險。

加密貨幣市場的隱藏風險:如果Telegram停擺會發生什麼?

全面禁止Telegram的潛在影響

全球範圍內禁止Telegram的可能性仍然很低,但各國政府的擔憂是真實存在且日益增長的。如果這種情況發生,用戶的初步反應可能會與越南案例相似,即VPN使用量增加。然而,這種方法只是一個短期的變通方案。

如果發生全面禁令,用戶將開始遷移到替代服務。正如之前所討論的,最可行的替代品不是Telegram的複製品或本地通訊應用。那些具有Telegram區域中立特性的平台更有可能獲得關注。

最近採用率有所上升的Signal是一個潛在的候選者。然而,一個更強大的競爭者可能是X即將推出的通訊服務XChat。鑑於X與加密社區的深度融合,XChat可以利用其現有用戶羣實現強勢的市場進入。

然而,更直接的風險在於對TON基金會的潛在影響。雖然TON基金會與Telegram在官方上是分開的,但兩者關係密切。Telegram原生的T2E(Telegram to Earn)遊戲一直是TON生態系統增長的核心。直接在Telegram界面內輕鬆使用TON錢包也是一個關鍵優勢。

禁令措施的擴大將這種集成變成了一個風險點。如果訪問Telegram被阻斷,集成TON的應用的用戶獲取和交易流將立即受到影響。即使區塊鏈繼續正常運行,影響依然存在。由於市場將Telegram和TON視爲一個統一的平台,基於TON的項目直接面臨聲譽和運營風險。

雖然全球禁止Telegram的可能性不大,但行業必須面對一個現實:可行的替代品有限。更廣泛地說,加密生態系統不僅依賴於Telegram,還依賴於其基礎設施中的多個單一服務點。如果這些結構性脆弱點得不到解決,該行業將繼續暴露於突發的、外部的衝擊之下。

前進的道路是明確的。減少過度依賴和實現平台多元化不再是可選項。它是一種必要的生存策略。

加密貨幣市場的隱藏風險:如果Telegram停擺會發生什麼?

TON2.41%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7
  • 分享
留言
0/400
fren_with_benefitsvip
· 7小時前
谁说离了tg就玩不转币圈了?
回復0
Blockblindvip
· 12小時前
真离谱 啥时候还得靠电报混饭
回復0
跳跃的蜡烛线vip
· 08-02 07:46
挺死的 电报凉了还玩啥币
回復0
HashRateHermitvip
· 08-02 07:46
有一说一 discord最难用
回復0
农场跳跃者vip
· 08-02 07:46
没 tg 咋薅羊毛
回復0
挖矿退役军人vip
· 08-02 07:46
不会吧,一个TG没了就这么菜啊
回復0
OptionWhisperervip
· 08-02 07:36
现在谁还用tg 求稳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