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攢成長值,抽華爲Mate三折疊!廣場第 1️⃣ 2️⃣ 期夏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0,000+,華爲Mate三折疊手機、F1紅牛賽車模型、Gate限量週邊、熱門代幣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2
如何快速賺成長值?
1️⃣ 進入【廣場】,點擊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有獎,抽到賺到,大獎等你抱走,趕緊試試手氣!
截止於 8月9日 24:00 (UTC+8)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384
#成长值抽奖12期开启#
比特幣挖礦演變啓示:重新審視加密貨幣行業思維局限
比特幣挖礦模式的演變與加密貨幣行業的思維局限
在重新審視中本聰的比特幣白皮書時,我們不難發現其中對CPU算力競賽作爲時間戳系統維護方式的描述已經與當前現實存在明顯差異。這種差異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現代比特幣挖礦已不再依賴CPU算力。其次,挖礦模式已從點對點的CPU競賽轉變爲集中化的礦池代理模式。這些變化反映了中本聰在白皮書撰寫時受限於當時的技術背景,無法預見未來的發展方向。
然而,這種思維局限並非僅存在於比特幣早期。事實上,整個加密貨幣行業似乎陷入了一種思想誤區,過分依賴於某些既定概念。例如,業內普遍追隨權益證明(PoS)和分片(Sharding)等理念,導致大量PoS鏈和第二層解決方案的出現。但隨着這些概念的實際落地,其局限性逐漸顯現:
即便是以太坊這樣成熟的PoS系統,也難以實現真正的自我持續增長。這是因爲用於維護網路安全的可質押資產數量有限,無法支撐一個永續發展的共識系統。
當前以太坊及其第二層解決方案的狀態計算和變更仍然依賴於主鏈的全局狀態樹。這種架構在實現分片時面臨重大挑戰,而過度關注第二層解決方案可能會分散對核心問題的注意力。
相比之下,某些項目嘗試通過改造共識機制和狀態計算模型來解決擴展性問題,雖然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仍未能實現質的飛躍。這凸顯了回溯歷史、重新審視基礎理論的重要性。
事實上,若能追溯到更早的理論基礎,如二戰時期的圖靈計算機理論和香農信息論,我們可能會獲得更廣闊的視角。這種歷史視角有助於我們跳出既定思維框架,爲加密貨幣領域的創新開闢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