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新生態:傳統思維失效 Z世代引領創新浪潮

幣圈觀察:新時代的挑戰與機遇

今年我主要參與了一些私密聚會,除了Breakpoint外幾乎沒去過公開會場。以下是我的一些觀察和思考:

一級投資機構面臨寒冬

與多家一級機構交流後,普遍反饋不佳,甚至有人斷言"一級已死"。大多數機構手中持有大量未上市或已上市但未解鎖的代幣,而這些代幣的價值已大幅縮水。多家場外交易機構反映,許多交易難以找到買家。

新一輪基金募資也遇到嚴重困難,實際到帳資金可能只有對外宣稱的十分之一。上一輪輕鬆融資數億美元的情況一去不復返,這迫使投資機構不得不提高單筆投資額度,抬高項目估值,造就了一系列注定失敗的項目。然而,這一輪再也沒有像SBF那樣的"救世主"了。

有趣的是,幾乎所有一級機構都表示有意進軍孵化領域。但實際上,這些機構的人員配置和能力與孵化幾乎毫無關聯,甚至沒有一個從零到一的完整項目經驗。這讓人不禁疑問:他們究竟要如何進行孵化?

"真實場景"成爲熱門話題

在與各機構交流時,大家都在詢問我關注的賽道。當我反問時,許多人都提到了"真實收入、真實用戶、真實場景"的項目,然後就是一連串諸如RWA、AI、Depin等流行詞匯。但這些詞似乎只是空洞的概念,並沒有實質內容。

事實上,嘗試用Web2場景填充Web3敘事的想法在22年就已被證明是行不通的。回顧某交易平台上一輪上市的項目,表現最差的恰恰是那些有"場景"的應用項目。這並不是說加密貨幣不需要這類創新,而是這些項目與加密貨幣真正的優勢——資產流動性——關係不大。

新用戶以全新方式進入市場

許多機構和項目方都在討論如何吸引新用戶和資金進入市場。然而,他們可能忽視了一個事實:新用戶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大量湧入。

例如,某知名歌手舉辦了一場史上最離譜但又極具創意的加密貨幣派對,雖然出格但確實吸引了圈外人士的注意。某公鏈生態大會被譽爲"加密貨幣界的火人節",其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一批新興的內容創作者。這些創作者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報道和解讀當前的加密貨幣事件。

這些都是屬於TikTok時代、Z世代的創新方式。許多新興項目的創始人年齡都不到20歲,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是許多資深從業者難以理解的。

新一代用戶正以前所未見的方式和速度進入市場,而許多人卻視而不見。很快,整個加密貨幣項目的敘事邏輯、運營方式和傳播策略都將發生根本性的變革。

結語

歷史告訴我們,人們往往難以從過去的經驗中吸取教訓。這一點在加密貨幣行業同樣適用。

每當行業遇到困境,我們就會本能地尋求"真實收益、真實用戶、真實場景",以及"引入傳統資金"。然而,歷史證明,這些傳統思維只是加密貨幣世界的過客,他們最多只會進行一些套利交易,並不會帶來實質性的改變。

加密貨幣行業最大的瓶頸不在於產品,而在於人。人的思維方式和學習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在特定時期內,受衆理解和接受加密貨幣的方式,決定了他們參與市場的方式,也決定了行業的發展方向。

簡而言之,舊思維無法適應新技術,我們需要等待新一代人的崛起。

沿用舊地圖是找不到新大陸的。

我們需要反思:爲什麼行業中最優秀的人才仍然無法從歷史中吸取教訓,認識到未來已經到來?

RWA6.62%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8
  • 分享
留言
0/400
token_therapistvip
· 07-24 17:50
还得等消息面转暖啊
回復0
GateUser-9ad11037vip
· 07-24 06:25
实在顶不住了 散了散了
回復0
ZkProofPuddingvip
· 07-23 03:47
一听就是挂羊头卖狗肉
回復0
hodl_therapistvip
· 07-23 03:45
照着老路走总归出问题罢
回復0
Rugpull幸存者vip
· 07-23 03:41
熊市只是新牌照的筛选器
回復0
LayerZeroHerovip
· 07-23 03:32
一环扣一环的生态坍塌 数据全写着失败
回復0
薛定谔1空投vip
· 07-23 03:24
呜 大佬们麻了
回復0
智能合约探险家vip
· 07-23 03:20
救世主是吧 想sb吧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