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O治理的挑戰與應對策略:從理想到現實的組織演進

DAO:新型組織模式的特徵、治理難題與應對策略

前言

《重塑組織》一書將人類歷史上的組織範式歸納爲五種顏色,並對各自特點進行了深入分析。其中,青色組織被視爲未來新組織的理想形態,具有分布式決策、自主管理、進化性使命等特徵。近年來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的興起,代表着青色組織理念的前沿實踐。那麼,DAO是否已完全步入青色光譜?這種組織範式"新"在哪裏?在治理過程中面臨何種挑戰?當前有哪些應對治理困境的策略?本文旨在對這些問題進行簡析和反思。

DAO的興起:定義與特點

DAO是一種植根於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的新興數字組織範式。截至2024年8月,全球已有超過5萬個DAO被建立,其治理代幣持有者超過1000萬,集體金庫的數額超過210億美元。DAO已形成一場規模宏大的全球社會實驗,展示出重塑人類組織和協作方式的巨大潛力。

目前對DAO的討論主要圍繞去中心化和自主性這兩個核心特徵展開,並重點關注技術和治理兩個層面。在技術層面,分布式存儲的區塊鏈技術以及能夠自動執行決策的智能合約是最常被提及的特徵。秉承"代碼即法律"的理念,DAO把基於共識的社區規則以代碼形式部署在區塊鏈上,一旦滿足決策執行的特定條件,代碼就會自動執行而無需人爲幹預。

在治理層面,去中心化體現在決策權由全體成員共享和決策過程的民主性。每個DAO都會發行治理代幣以保障成員共享投票權。決策過程的民主性是指DAO在圍繞提案進行集體治理時,遵循協商式和投票式民主的基本原則。在一個典型的DAO中,完整的決策流程包括:在社群中形成提案,在公開論壇上審議提案,以及在投票平台上進行提案投票。

DAO將成員聚集起來,旨在實現其特有的組織目標。DAO有很多種類型,如投資類、社交類、媒體類等。總的來說,DAO兼具盈利和實現可持續性社區的雙重目標。前者要求DAO在動態變化的加密市場中爲其代幣持有者創造利潤,而後者則強調實現社區共同利益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將DAO定義爲:一種基於區塊鏈、智能合約和加密貨幣技術的組織形態,其決策權由全體成員共享,社區成員自願參與基於提案的民主決策,旨在實現商業盈利和社區共同利益。

DAO:新興組織範式的核心特點、治理挑戰與應對之道

治理困境的顯現

盡管擁有振奮人心的願景和先進的組織理念,過去幾年DAO的治理實踐卻充滿挑戰。許多組織雖然以DAO命名,但其去中心化的程度參差不齊。總體而言,被廣泛討論的問題主要包括:

  1. 決策權中心化趨勢。許多研究發現,DAO社區的發展呈現出寡頭趨勢,隨時間推移,投票權和社區治理權重新回到了少數人手中。從代幣分布上看,DAO中的治理代幣逐漸被少數"鯨魚"或某些投票者聯盟控制,因而產生投票結果被少數人操控的風險。在組織結構上,DAO成員在提案管理權限上形成不同等級,一些象徵着權力中心的機構逐漸建立起來,如委員會、中央理事會。這雖然有助於提升管理效率,但也帶來了權力過度集中的風險,使得保證權力核心的決策透明度和外部監督有效性成爲新的挑戰。

  2. 選民冷漠和較短的生命週期。治理過程中的低參與率是DAO面臨的最嚴峻問題之一,盡管成員被賦予參與治理和決策的權利,絕大多數成員並沒有參與到提案審議和投票過程中,至少三分之二的成員表現消極。此外,多數DAO的生命週期很短,如果以6個月沒有新提案作爲DAO解體的標志,其平均存活時間僅爲18個月。因此,如何設計有效的激勵機制,以提升成員的參與率,進而實現組織的可持續發展,成爲DAO治理者面臨的重要難題。

  3. 商業利益與公共利益的平衡。無論是從個人還是組織角度,DAO都需要權衡商業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間存在的潛在矛盾。在DAO中,許多成員只關心短期商業回報,而不關注組織治理,導致"搭便車"問題頻現,這與擁有長期願景的DAO建設者之間存在衝突。從組織層面看,若追求生產效率和商業價值增長,可能需要集中化的權力結構,以提高組織的決策和運作效率;而強調公共利益則需民主化的組織結構和決策機制,確保成員平等參與和信息透明,但這又可能導致決策過程緩慢。因此,DAO需在商業利益與公共利益之間找到動態平衡,通過合理的治理結構和決策機制,實現生產效率、商業價值增長和公共利益維護的協調統一。

DAO:新興組織範式的核心特點、治理挑戰與應對之道

實現可持續治理的策略

整體而言,DAO仍處於其成長期和探索期,在不斷試錯中前行。爲應對決策中心化趨勢帶來的治理問題,投票機制被重新設計。在"一幣一票"的基礎上,提出了多種新型投票模式,典型代表有二次方投票、法定人數投票、基於聲譽的投票等。此外,爲了提升成員的參與度,許多經濟激勵和分配的治理模型也被提出和實踐,例如,DAO通常會通過賞金、權益池、獎勵、小費和僱傭合同間接地將代幣重新分配給成員和更廣泛的社區。然而,即使用戶被重新賦權,仍然難以保證所有人都參與每項決策。因此,許多DAO開始實施委托投票,即成員可以將投票權委托給自己信任的成員,這被視爲DAO對於流動性民主的最新實踐。

然而,也需要意識到,僅憑改進投票機制並不足以解決DAO的治理問題。在DAO的決策過程中,確保決策溝通與協商的有效性是一項不可或缺的重要挑戰。實際上,相較於傳統組織,DAO的決策權分散於不同成員之間,因此提升成員間的溝通機制顯得尤爲重要,並且有望爲DAO帶來更可觀的組織收益。具體來說,提升成員溝通機制的實踐方向至少涵蓋三個層面:增強決策溝通中解決衝突的能力、保證成員溝通過程的平等性、提高溝通協商的質量與效率。通過圍繞社區提案展開的公開討論,DAO成員能夠共享信息、交流意見、凝聚共識,進而形成社區規範和集體價值觀,以實現DAO社區的可持續發展。

DAO:新興組織範式的核心特點、治理挑戰與應對之道

結語:對DAO的審視和反思

DAO承載着人類對於更好組織形態的最新期望和想象,它直擊人類傳統協作方式的問題和的痛點,有望對組織治理機制進行革新。然而,顯而易見的是,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鴻溝,在可預見的將來,DAO達成其組織目標的過程不會一帆風順,甚至有可能衍生出新的問題。

這種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並非DAO獨有,而是貫穿整個組織演化史的一種普遍現象。無論技術如何進步,組織面臨的根本問題始終在於如何實現和維持有效治理。如果治理機制不能從根本上改進,青色組織的理念或許僅僅是一種烏托邦式的幻想,任何諸如平等、自由、民主之類的普適價值,都有可能淪爲概念上的陷阱。此外,歷史經驗一再表明,組織早期的願景往往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出現偏差,例如,社交媒體從開放互聯演變爲平台壟斷,開源社區被商業資本所掌控,非營利組織走向商業化,諸如此類的案例屢見不鮮,似乎組織的發展始終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因此,我們必須承認,任何組織設計都並非完美,治理過程中的權衡與抉擇才是組織應對可持續發展挑戰的關鍵。不同組織形態各有利弊,彼此之間是共存關係而非相互取代。如果將去中心化和自治程度視作光譜,歷史上的各類組織,以及同一組織的不同發展階段,都處於這一光譜的不同位置上。所以,DAO並非解決所有組織治理問題的終極答案,相比追求建立一個完美的DAO,我們更應該思考和探索一些實際問題:在何種情況下需要以DAO的方式組織人員?DAO的邊界究竟在何處?在DAO中,哪些決策適合"集思廣益",哪些又需要"一錘定音"?盡管這些問題可能沒有標準答案,真正的DAO或許也從來無法在現實世界中實現,但理想主義者可以欣慰的是,DAO所追求的核心價值觀,才是推動人類組織形態持續優化的真正動力源泉。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8
  • 分享
留言
0/400
叹息出纳员vip
· 07-25 15:51
看完又想叹气了... 说半天还不是资本收割咯
回復0
智能合约反叛者vip
· 07-25 07:40
听说现在DAO都是投票一手遮天 还不如中心化呢
回復0
空投猎人007vip
· 07-24 11:29
懂dao的还是少...新韭菜还在到处找空投
回復0
ser_we_are_ngmivip
· 07-22 19:14
又在吹dao 本质不就投票机嘛
回復0
LiquidatedNotStirredvip
· 07-22 19:11
就这组织形式哪都别说 我懂得都懂
回復0
钱包恐慌症患者vip
· 07-22 19:10
搞这么多工具和道理 还不如回归本质摆烂
回復0
ApeWithNoFearvip
· 07-22 19:10
治理啥的都是扯 没有大资本家话语权都是零
回復0
Gas费破产家vip
· 07-22 18:54
啊这...治理到现在还不是乱成一锅粥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