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3營銷新生態的底層邏輯與破局之道創業Web3,暢談每週三!本期聚焦Web3營銷新生態,深度解析"注意力經濟"的底層邏輯:從"嘴擼經濟"的興起,到新項目冷啓動的實戰策略,從AI識別真實流量價值,到如何讓用戶注意力直接變現。結合多年MCN與項目方經驗,拆解Web3營銷的痛點與破局點,助力創業者看懂注意力的商業價值,在流量分散的時代找到高效獲客路徑,讓營銷真正成爲項目成長的助推器!## 嘉賓介紹本期嘉賓在Web3營銷領域有豐富經驗,對"注意力經濟"有深入研究。她接觸Crypto和Web3大約兩三年,經歷過國內數字藏品、公鏈生態等,現在是某生態的合夥人,同時還擔任某公鏈的活動大使。過去她在MCN機構和項目方都有工作經驗,親歷了Web2到Web3營銷的轉型過程。早期在MCN時,主要幫項目方做社媒宣發;後來到項目方,發現傳統營銷模式存在信息不透明等痛點。這些經歷讓她更清楚Web3營銷的需求,也促成了她現在的工作,專注於用新模式連接項目方和用戶。## Web3營銷平台的核心業務嘉賓所在的平台是連接"注意力買方"和"注意力賣方"的平台:- 項目方(買方)需要曝光,可以在平台上架項目介紹、活動信息,預設獎池。- 用戶(賣方)通過在社交媒體發布項目相關內容,既自己了解項目,也讓粉絲或好友關注到項目,就能根據內容的實際效果從獎池裏獲得收益。平台會根據內容的傳播量、相關性等數據,讓用戶分到對應獎勵。目標是讓普通用戶也能像KOL一樣,通過分享注意力獲得收益,而不是只有MCN或大V才能參與營銷。## 創立初衷創立這樣的平台源於發現傳統營銷模式的痛點:- 項目方給MCN付費後,難以確認資金是否真正觸達有效用戶。- 項目方擔心MCN提供的KOL名單中粉絲數可能造假,或KOL無法真正理解項目。團隊希望跳過中間環節,讓項目方直接對接用戶。另外,Web3行業快速發展,用戶規模增長,但營銷工具還很早期,存在數據真假難辨、難以精準觸達潛在受衆等問題。平台引入AI技術,如篩查用戶內容是否有虛假信息、敏感話題,識別帳號歷史行爲是否真實,確保項目方的獎池能給到真正有價值的創作者。## 社交媒體營銷的特色平台早期合作項目多來自團隊在公鏈生態的積累。公鏈生態目前還比較早期,項目數量和質量都在快速增長,用戶需要一個"靠譜的入口"來了解值得參與的項目。平台定位不只是"讓用戶賺錢",更想成爲一個"項目篩選器":- 先對上架項目做基礎調研,屏蔽明顯不靠譜的。- 讓用戶能看到相對優質的項目,再通過分享獲得收益。這種"篩選+激勵"的模式,慢慢形成了項目方、用戶和平台的三方正向循環。## 某社交平台成爲Web3主陣地的原因某社交平台成爲Web3營銷主陣地有兩個原因:1. 匹配性:該平台是全球性社交平台,用戶來自全球各地;Web3項目天然是全球性的,與平台特性契合。2. 早期行業環境:Crypto早期有一些亂象,部分地區對相關內容有限制,行業聲音慢慢轉移到該平台。加上很多海外項目的官方帳號本來就在該平台,用戶爲了獲取一手信息,自然也聚集到這裏。不過現在也有變化,一些"廣場"類平台在崛起。未來Web3營銷的陣地可能會更分散,但該平台的全球屬性短期內很難替代。## 信息分散化的影響信息分散化的影響取決於內容是否基於"真實體驗":- 如果用戶是項目的真實使用者,分享自己的體驗或項目新功能,哪怕內容分散、粉絲少,也不是噪音。這些"小聲音"反而能拼湊出項目的真實面貌。- 但如果是KOL接商單,內容避重就輕、只說優點,哪怕流量再大,也是噪音。平台希望通過機制引導良性循環,比如支持在多平台發任務,用戶必須先體驗項目,再分享內容,才能獲得獎勵。這樣分散的信息反而能讓項目的真實口碑更清晰。## "嘴擼經濟"解析"嘴擼經濟"是最近流行的模式:- "嘴"指發內容、說觀點- "擼"指薅羊毛,但比傳統薅羊毛多了"內容權重"與傳統薅羊毛的區別:- 傳統薅羊毛主要看"帳號數量"和"基礎行爲",如註冊帳號、完成簡單任務。- "嘴擼"更看"內容質量":用戶不僅要完成基礎行爲,還要在社交平台發內容,內容的頻次、相關性、傳播效果都會影響收益。這反映了行業對"注意力的價值"的認可 —— 用戶的聲音本身就是一種資源。## 識別KOL真實價值的技術手段平台使用AI技術從三個維度判斷KOL的真實價值:1. 基礎數據:內容的觀看量、擴散範圍。2. 內容質量:AI分析內容和項目的相關性,如是否涉及項目核心功能。3. 行爲真實性:如互動量(點讚/觀看比)是否異常,標記可疑帳號。對可疑帳號,輕則減少獎勵,重則判定爲機器人,取消全部獎勵。未來還會跟蹤KOL的歷史數據,如擅長領域、流量穩定性等,幫項目方找到"小衆但權威"的博主。## Web3新項目冷啓動實用經驗冷啓動核心是"性價比高的試錯",重點抓兩個環節:1. 觸達:用20%左右預算找KOL,觸達潛在用戶。建議找垂直領域的中小V,比找泛Crypto博主更精準。2. 轉化:把50%左右預算放到任務平台,讓用戶通過分享、互動完成轉化。用戶完成任務的過程,也是了解項目的過程。早期應快速驗證用戶反饋,如用戶對哪個功能感興趣,對獎勵機制有什麼建議,再根據這些數據調整策略。冷啓動階段,"精準"比"量大"更重要。## 營銷與項目質量的關係營銷和項目質量同等重要(50:50):- 技術創新是根基,做的是"0到1"的事。沒有扎實的技術,營銷再好也走不遠。- 營銷是"給1後面加0"。再好的技術,用戶不知道、不理解,也很難落地。早期Crypto是藍海,項目少,用戶更關注技術創新;現在項目越來越多,一些賽道已經擁擠,變成了紅海。這時營銷和技術就同等重要 —— 用戶面對一堆"號稱創新"的項目,會先看"這個項目我能不能看懂""有沒有人在討論它",這時營銷就能幫項目脫穎而出。## 判斷流量長期價值的方法平台主要記錄用戶的"功勞和苦勞":- "功勞"是內容的傳播量,如帶來了多少新用戶。- "苦勞"是參與頻率,如是否長期關注項目,持續發內容。具體做法:- 給項目方提供後臺,顯示哪些用戶爲項目發聲最多,他們的粉絲羣體特徵。- 項目方可根據數據,把長期活躍用戶標記爲"核心用戶",未來優先發放福利。- 這些用戶不僅能帶來流量,還能成爲項目的"傳播節點",價值遠超短期流量。未來還會上線"鏈上任務",如用戶必須在項目上完成一筆swap才能參與營銷任務,把"注意力"和"真實使用"綁定,讓流量真正轉化爲項目的長期資產。## 值得關注的Web3營銷平台推薦體驗一些新興的Web3營銷平台,它們的模式可以說是"一魚四喫":1. 項目方獎池的基礎獎勵,只要內容有效就能獲得。2. 合作項目發福利時,平台會推薦優質用戶地址,優先獲得額外獎勵。3. 平台未來也會基於用戶數據發放福利。4. 積累的創作數據能幫用戶對接匹配的項目。關鍵是看平台是否能真正保護創作者的價值,讓"注意力"得到合理回報。## 用戶注意力管理的思考對用戶來說,需要一個"過濾器"來篩選項目,把注意力放在值得了解的生態上。對項目方來說:- 追求"精準流量"而非"廣泛流量"。如做NFT的項目,在二次元社區發內容,比在泛Crypto社區發更有效。- 鼓勵用戶之間互相評論,形成互動。這種"互動式營銷"比單純發廣告更有效。## Web3營銷未來趨勢1. "注意力成爲可編程資產":用戶的社交帳號、創作行爲可能成爲一種可交易、可編程的資產。2. "用戶與項目共贏":不再是項目花錢買流量,而是設計機制讓用戶通過分享賺錢,項目通過用戶傳播節省成本。最後提醒:參與項目一定要擦亮雙眼,在法律法規框架內探索Web3,多和身邊的人交流驗證信息,避免踩坑。
Web3營銷新生態解析:注意力經濟的底層邏輯與破局之道
Web3營銷新生態的底層邏輯與破局之道
創業Web3,暢談每週三!
本期聚焦Web3營銷新生態,深度解析"注意力經濟"的底層邏輯:從"嘴擼經濟"的興起,到新項目冷啓動的實戰策略,從AI識別真實流量價值,到如何讓用戶注意力直接變現。結合多年MCN與項目方經驗,拆解Web3營銷的痛點與破局點,助力創業者看懂注意力的商業價值,在流量分散的時代找到高效獲客路徑,讓營銷真正成爲項目成長的助推器!
嘉賓介紹
本期嘉賓在Web3營銷領域有豐富經驗,對"注意力經濟"有深入研究。她接觸Crypto和Web3大約兩三年,經歷過國內數字藏品、公鏈生態等,現在是某生態的合夥人,同時還擔任某公鏈的活動大使。
過去她在MCN機構和項目方都有工作經驗,親歷了Web2到Web3營銷的轉型過程。早期在MCN時,主要幫項目方做社媒宣發;後來到項目方,發現傳統營銷模式存在信息不透明等痛點。這些經歷讓她更清楚Web3營銷的需求,也促成了她現在的工作,專注於用新模式連接項目方和用戶。
Web3營銷平台的核心業務
嘉賓所在的平台是連接"注意力買方"和"注意力賣方"的平台:
平台會根據內容的傳播量、相關性等數據,讓用戶分到對應獎勵。目標是讓普通用戶也能像KOL一樣,通過分享注意力獲得收益,而不是只有MCN或大V才能參與營銷。
創立初衷
創立這樣的平台源於發現傳統營銷模式的痛點:
團隊希望跳過中間環節,讓項目方直接對接用戶。另外,Web3行業快速發展,用戶規模增長,但營銷工具還很早期,存在數據真假難辨、難以精準觸達潛在受衆等問題。
平台引入AI技術,如篩查用戶內容是否有虛假信息、敏感話題,識別帳號歷史行爲是否真實,確保項目方的獎池能給到真正有價值的創作者。
社交媒體營銷的特色
平台早期合作項目多來自團隊在公鏈生態的積累。公鏈生態目前還比較早期,項目數量和質量都在快速增長,用戶需要一個"靠譜的入口"來了解值得參與的項目。
平台定位不只是"讓用戶賺錢",更想成爲一個"項目篩選器":
這種"篩選+激勵"的模式,慢慢形成了項目方、用戶和平台的三方正向循環。
某社交平台成爲Web3主陣地的原因
某社交平台成爲Web3營銷主陣地有兩個原因:
匹配性:該平台是全球性社交平台,用戶來自全球各地;Web3項目天然是全球性的,與平台特性契合。
早期行業環境:Crypto早期有一些亂象,部分地區對相關內容有限制,行業聲音慢慢轉移到該平台。加上很多海外項目的官方帳號本來就在該平台,用戶爲了獲取一手信息,自然也聚集到這裏。
不過現在也有變化,一些"廣場"類平台在崛起。未來Web3營銷的陣地可能會更分散,但該平台的全球屬性短期內很難替代。
信息分散化的影響
信息分散化的影響取決於內容是否基於"真實體驗":
如果用戶是項目的真實使用者,分享自己的體驗或項目新功能,哪怕內容分散、粉絲少,也不是噪音。這些"小聲音"反而能拼湊出項目的真實面貌。
但如果是KOL接商單,內容避重就輕、只說優點,哪怕流量再大,也是噪音。
平台希望通過機制引導良性循環,比如支持在多平台發任務,用戶必須先體驗項目,再分享內容,才能獲得獎勵。這樣分散的信息反而能讓項目的真實口碑更清晰。
"嘴擼經濟"解析
"嘴擼經濟"是最近流行的模式:
與傳統薅羊毛的區別:
這反映了行業對"注意力的價值"的認可 —— 用戶的聲音本身就是一種資源。
識別KOL真實價值的技術手段
平台使用AI技術從三個維度判斷KOL的真實價值:
基礎數據:內容的觀看量、擴散範圍。
內容質量:AI分析內容和項目的相關性,如是否涉及項目核心功能。
行爲真實性:如互動量(點讚/觀看比)是否異常,標記可疑帳號。
對可疑帳號,輕則減少獎勵,重則判定爲機器人,取消全部獎勵。未來還會跟蹤KOL的歷史數據,如擅長領域、流量穩定性等,幫項目方找到"小衆但權威"的博主。
Web3新項目冷啓動實用經驗
冷啓動核心是"性價比高的試錯",重點抓兩個環節:
觸達:用20%左右預算找KOL,觸達潛在用戶。建議找垂直領域的中小V,比找泛Crypto博主更精準。
轉化:把50%左右預算放到任務平台,讓用戶通過分享、互動完成轉化。用戶完成任務的過程,也是了解項目的過程。
早期應快速驗證用戶反饋,如用戶對哪個功能感興趣,對獎勵機制有什麼建議,再根據這些數據調整策略。冷啓動階段,"精準"比"量大"更重要。
營銷與項目質量的關係
營銷和項目質量同等重要(50:50):
早期Crypto是藍海,項目少,用戶更關注技術創新;現在項目越來越多,一些賽道已經擁擠,變成了紅海。這時營銷和技術就同等重要 —— 用戶面對一堆"號稱創新"的項目,會先看"這個項目我能不能看懂""有沒有人在討論它",這時營銷就能幫項目脫穎而出。
判斷流量長期價值的方法
平台主要記錄用戶的"功勞和苦勞":
具體做法:
未來還會上線"鏈上任務",如用戶必須在項目上完成一筆swap才能參與營銷任務,把"注意力"和"真實使用"綁定,讓流量真正轉化爲項目的長期資產。
值得關注的Web3營銷平台
推薦體驗一些新興的Web3營銷平台,它們的模式可以說是"一魚四喫":
關鍵是看平台是否能真正保護創作者的價值,讓"注意力"得到合理回報。
用戶注意力管理的思考
對用戶來說,需要一個"過濾器"來篩選項目,把注意力放在值得了解的生態上。
對項目方來說:
Web3營銷未來趨勢
"注意力成爲可編程資產":用戶的社交帳號、創作行爲可能成爲一種可交易、可編程的資產。
"用戶與項目共贏":不再是項目花錢買流量,而是設計機制讓用戶通過分享賺錢,項目通過用戶傳播節省成本。
最後提醒:參與項目一定要擦亮雙眼,在法律法規框架內探索Web3,多和身邊的人交流驗證信息,避免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