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新生态:传统思维失效 Z世代引领创新浪潮

币圈观察: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今年我主要参与了一些私密聚会,除了Breakpoint外几乎没去过公开会场。以下是我的一些观察和思考:

一级投资机构面临寒冬

与多家一级机构交流后,普遍反馈不佳,甚至有人断言"一级已死"。大多数机构手中持有大量未上市或已上市但未解锁的代币,而这些代币的价值已大幅缩水。多家场外交易机构反映,许多交易难以找到买家。

新一轮基金募资也遇到严重困难,实际到账资金可能只有对外宣称的十分之一。上一轮轻松融资数亿美元的情况一去不复返,这迫使投资机构不得不提高单笔投资额度,抬高项目估值,造就了一系列注定失败的项目。然而,这一轮再也没有像SBF那样的"救世主"了。

有趣的是,几乎所有一级机构都表示有意进军孵化领域。但实际上,这些机构的人员配置和能力与孵化几乎毫无关联,甚至没有一个从零到一的完整项目经验。这让人不禁疑问:他们究竟要如何进行孵化?

"真实场景"成为热门话题

在与各机构交流时,大家都在询问我关注的赛道。当我反问时,许多人都提到了"真实收入、真实用户、真实场景"的项目,然后就是一连串诸如RWA、AI、Depin等流行词汇。但这些词似乎只是空洞的概念,并没有实质内容。

事实上,尝试用Web2场景填充Web3叙事的想法在22年就已被证明是行不通的。回顾某交易平台上一轮上市的项目,表现最差的恰恰是那些有"场景"的应用项目。这并不是说加密货币不需要这类创新,而是这些项目与加密货币真正的优势——资产流动性——关系不大。

新用户以全新方式进入市场

许多机构和项目方都在讨论如何吸引新用户和资金进入市场。然而,他们可能忽视了一个事实:新用户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大量涌入。

例如,某知名歌手举办了一场史上最离谱但又极具创意的加密货币派对,虽然出格但确实吸引了圈外人士的注意。某公链生态大会被誉为"加密货币界的火人节",其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批新兴的内容创作者。这些创作者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报道和解读当前的加密货币事件。

这些都是属于TikTok时代、Z世代的创新方式。许多新兴项目的创始人年龄都不到20岁,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是许多资深从业者难以理解的。

新一代用户正以前所未见的方式和速度进入市场,而许多人却视而不见。很快,整个加密货币项目的叙事逻辑、运营方式和传播策略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结语

历史告诉我们,人们往往难以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这一点在加密货币行业同样适用。

每当行业遇到困境,我们就会本能地寻求"真实收益、真实用户、真实场景",以及"引入传统资金"。然而,历史证明,这些传统思维只是加密货币世界的过客,他们最多只会进行一些套利交易,并不会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加密货币行业最大的瓶颈不在于产品,而在于人。人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在特定时期内,受众理解和接受加密货币的方式,决定了他们参与市场的方式,也决定了行业的发展方向。

简而言之,旧思维无法适应新技术,我们需要等待新一代人的崛起。

沿用旧地图是找不到新大陆的。

我们需要反思:为什么行业中最优秀的人才仍然无法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认识到未来已经到来?

RWA10.24%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8
  • 分享
评论
0/400
token_therapistvip
· 07-24 17:50
还得等消息面转暖啊
回复0
GateUser-9ad11037vip
· 07-24 06:25
实在顶不住了 散了散了
回复0
ZkProofPuddingvip
· 07-23 03:47
一听就是挂羊头卖狗肉
回复0
hodl_therapistvip
· 07-23 03:45
照着老路走总归出问题罢
回复0
Rugpull幸存者vip
· 07-23 03:41
熊市只是新牌照的筛选器
回复0
LayerZeroHerovip
· 07-23 03:32
一环扣一环的生态坍塌 数据全写着失败
回复0
薛定谔1空投vip
· 07-23 03:24
呜 大佬们麻了
回复0
智能合约探险家vip
· 07-23 03:20
救世主是吧 想sb吧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